人工引產后怎樣進行飲食調養?
若是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而進行人工引產,相信會是許多媽媽心中的痛,但在手術過后,媽媽應讓心理和生理獲得適度的休養,將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好迎接下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在足月(37周)前,因種種因素須提前將胎兒引產的過程,稱為人工引產,但12周前由于胎兒尚未成形,因此稱為人工流產,會使用藥物或真空吸引及子宮內刮除術。12周以后的胎兒,由于已成形,若使用子宮搔刮術可能無法清除干凈,也可能因此延長手術時間而提升感染的機會,因此,12周以后便會采用人工引產的方式。
人工引產方式
現行的引產方式有很多種,包含口服、注射或置入藥劑,但主要的原理都是借助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通過子宮收縮的力量引起子宮頸擴張,并將胎兒擠壓出產道。就像一般生產過程一樣,但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人工引產是借助藥物來引起子宮收縮,而自然產的產程啟動則是子宮自動收縮。
婦產科主任朱繼璋醫師表示,一般會注射催產素、前列腺素以引起子宮收縮。由于是通過藥劑引起強烈的子宮收縮,因此,過程可能持續2~3天,若是進展不佳,也可能利用子宮切開術,就像剖宮產的方式將寶寶取出。
進行引產的原因
滿3個月后至足月前進行人工引產手術多是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或許是個人感情及婚姻因素,也可能是醫學因素,像胎死腹中或在懷孕中期才發現胎兒有先天性異常,或孕婦身體情況已不允許繼續懷孕而中止妊娠,像是母親心臟功能不佳、子癲前癥等都可能威脅母親生命。
朱繼璋醫師表示,女性有自主權可選擇是否要中止妊娠,若是未成年女性需要監護人同意;已成年的已婚女性需配偶同意,單身成年女性則可自行做決定。通常超過24周,若非萬不得已,像胎死腹中或其他原因,并且懷孕女性堅持終止妊娠才會進行引產,但超過24周的胎兒引產已能存活,因此,也必須先用方法使胎兒胎死腹中,再進行引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