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智力發展最重要部分
為了幫助嬰兒發展語言能力,父母有必要盡可能多的花費一些時間來與孩子交談。應在嬰兒牙牙學語或第一次嘗試講話時仔細傾聽,并以嬰兒能理解的方式做出回答。在做這件事的時候,用眼睛注視著他馬上與他講話是很重要的。即使在你不和嬰兒交談時,他們仍然會繼續學習。
只有在兒童有了說話的準備時,才可能提高她的交談水平。你不能強迫灌輸語言。因為嬰兒是不能接受的。例如,2個月的嬰兒能模仿并學會使用元音節,但不能掌握輔音。
再過幾個月后,她就開始掌握輔音。嬰兒學習語言的頭一年對以后的說話和思維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如嬰兒早期的牙牙學語中包含著她今后將要使用的所有音節。它們甚至可以告訴人們孩子有多聰明。
例如,牙牙學語多的孩子常常會成為聰明兒。另一方面,在人們預期之前就提前講話的嬰兒,未必就會成為表達更清晰或者更聰明的孩子,這一點會令人失望。這是因為很早的言語更有可能是模仿,而非經過考慮的話語。
聰明和不太聰明的孩子在經歷上有差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可能也是給人印象最深的差別就是家庭中交談數量的多與少,不僅包括與嬰兒的談話,也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交談。
當然除交談數量外,交談的質量也包括在內。兒童正是在家庭背景中學習使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想法,同時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智力活動的方式。
當家庭中的談話很少時,嬰兒在思維和概念上就得不到機會鍛煉和發展。但是,家庭中高水平的談話并不能自動地讓嬰兒早早說話。許多著名人物直到進入少年時期才開始講話。邱吉爾在早期表達方面的困難并未影響他后來卓越的英語表達能力。
如果你能對嬰兒說的話作一簡單的記錄,那么它就會幫助你獲得孩子講話情況的真實面貌。6個月左右,嬰兒開始發一些類似“r”和“p”的輔音,從那時起到1歲左右,她在語言學習上進展得很快。1歲時嬰兒很可能掌握一些詞,之后會進步很快。
嬰兒是從給他們每天所看到的東西,通常是能夠動的東西,進行命名來開始說話的。他們常常從食物和飲料開始,再到動物、衣服和玩具。
現在,嬰兒更可能先說“小汽車”,后說“房子”。14~20個月時,母親仍需為孩子命名。如果她用期待的語氣說“洋娃娃”,那么幼兒也會試著重復它。
但是母親應給孩子保持這樣的壓力,即:在他似乎掌握那個詞后,就盡快測驗他,問:“它是什么?”母親的期望只應略比孩子所掌握的超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