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智力發展最重要部分
對人類和每個嬰兒來說,最早的語言形式之一是給事物命名。即使到現在,命名還帶有一些神秘的性質,這是我們祖先本應意識到的。某些宗教,如正統的猶太教,因擔心發生什么事而拒絕給他們的上帝命名。“做”方面的詞匯通常按重要性順序緊跟其后,之后是更抽象的概念方面的詞。
兒童必須學會父母所講語言的音和義,也應獲得在幾百年來對語言的使用中發展起來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兒童的思維和行動不可避免地與語言的使用聯系在一起。
如兒童“把我抱起來”這個簡單的要求,告訴了我們她的許多心理活動,即:她把自己看做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人,相信她自己發號施令的能力,以及她把被舉起的身體動作與特定的情感需要和反應聯系在一起。
我們使用詞匯的方式能很好地說明我們心理活動的方式。思想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才能交流。并且若要付諸語言,首先必須對它進行分類。我們總是先思考,然后才想說思考了什么,并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
在充滿生機、不斷發展的社會文明中,新詞產生,其他一些詞匯因不使用而消失。在1960年之前,沒有人能按后來使用的那種方式理解“laid-back”或“swinging”這些詞,而現在它們已過時了。
當然,我們并不是總能理解電視答問節目中呈現的一些陳舊的詞,如“loafers”游手好閑者、“swells”衣著入時的人、“bounders”無教養的人等。這些用來表達概念的詞已很久不再使用了。活生生的語言總是接受改變的,講語言的人也總是在改變著它。
學習說話可能是兒童智力發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從出生時母嬰之間的“對話”開始的。樂于聆聽孩子講話并對他們做出反應的父母,對兒童語言的發展大有助益。
智力方面的這種教養越好,嬰兒在智力的發展上就會越大。幸運的是,嬰兒天生就有掌握語言的能力,使他們學習起來很快。到4歲時,兒童在語言上已相當流利,可以幫助較小的孩子學習講話,甚至能簡化語言,以便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