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間,須就醫的4大狀況
坐月子是讓產婦調養身體,以回到孕前的最佳狀況。月子期間若有不適的癥狀出現,務必及時就醫,不要被“月子期不要外出,以免吹風”的規定限制住。若已經出現了異常,卻非得等到滿月后再去就醫,問題就會變得更嚴重了。畢竟媽媽隨時注意健康,才有好體力、好心情照顧寶寶與家人!所以說,若出現以下狀況,產婦最好盡速就醫哦!
狀況1 出血量大
不論產婦選擇自然產或剖宮產,醫師都會盡可能地把子宮內的殘留物清除干凈,并應用適當劑量的子宮收縮劑以促進子宮收縮良好。正常情況下,惡露的量會愈來愈少,顏色愈來愈淡,約3周就會結束。然后,在產后6周到2個月內,月經會再度報到。
如果已是產后2個禮拜了,惡露量仍很多,并呈血塊狀,顏色又從淡紅變深紅,就要小心了!可以從更換產墊的次數與血量來觀察,如一天還要換上3次以上的產墊,且每次產墊的血量仍滿滿的,就要懷疑子宮內是否有殘留物質了。
檢查與治療
須經內診檢查,確認產后出血狀況為何?
1.若是子宮內仍有殘留物質,即需要加以處理。若是單純的子宮收縮不良,就給予口服(針劑)子宮收縮劑治療,并教導產婦按摩子宮,鼓勵持續親自哺喂母乳,以促進子宮收縮及增加子宮復舊的情形。
2.有時出血與子宮收縮無關,而是傷口的問題,就再依據實際狀況進行治療。
醫生叮嚀
因為很多人有在產后喝生化湯、吃麻油雞的習慣,這都可能造成子宮收縮不良。所以,在產后一個星期再喝生化湯,并且烹調麻油雞時不要加酒燉煮,避免子宮收縮不佳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