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教育重在心智培養
東子給80后家長的建議——
1. 要教孩子學“做人”。
教做人,即育人,這是一切類型教育的首要和核心。道理很簡單:不會做人,焉能做事?不能做事,教有何益?翻開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教育典籍,無一不把育人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只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階級對這個“人”字賦予了不同的內涵罷了。
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事做不好,我們可以重頭再來;可人做不好,那就是一生的悲哀。孩童時期的可塑性很大,是進行人格品德教育的最佳時期。如果不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和做人教育,一旦孩子養成了壞的習慣,危害的不僅是社會、家庭,而且是孩子一生的前程。
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孩子做人,做一個誠實、正直、善良、勇敢、有愛心、懂感恩、具有良好品行的人。家長要用“自尊、自強、自立”來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樣。然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規范孩子的行為,為其將來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2. 要教孩子學“處世”。
會做人,更要會處世。對孩子啟蒙階段的處世培養,家長要注重以下幾點:
要對其進行禮貌和禮儀教育,禮貌教育是教其懂得以禮待人的道理,禮儀教育是教其學會以禮待人的方法。
教育孩子懂得并學會平等待人,尊重別人并要求別人也尊重自己。要教其懂得并學會謙虛謹慎,力戒驕滿,在非原則問題上能謙讓別人。但對別人的謙讓要有度,不能是逆來順受。
要教育孩子懂得并學會講道理,遇事以理服人。
要教會孩子一點自衛意識和能力,屬于自己應得的不輕易放棄。
要給孩子灌輸一些競爭意識。
對孩子和群體相處以及與他人交際能力的培養,重頭戲還應放在實踐中,主角應由其自己唱。作為家長,所能做的只是給孩子搭設一個舞臺,即為其提供一個與群體相處和與他人交際的環境。孩子在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和交往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爭執和沖突,對此,只要不至于導致大的事故,家長就不必過多干預,既不要過于袒護自己的孩子,也不要過分斥責自己的孩子,可以靜觀其變,讓孩子嘗試著自己明辨是非,自己解決糾紛,自己化解矛盾,自己了結恩怨。當然,孩子處理得可能不是很好,或者處理得很不當,但是,你要相信他會在一次次的嘗試之中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處理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