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么小為何就近視了
原因之3.以室內游戲為主
以前我們玩的什么?打陀螺,扔沙包,捉迷藏,滾鐵環(huán)……總之,大多數(shù)都是戶外的集體活動。戶外活動時,眼睛會自動調節(jié)去看不同距離的東西,遠近交替地用眼,使眼睛的睫狀肌得到調節(jié),不會感到疲勞。而現(xiàn)在家長出于安全、方便等原因,多數(shù)情況下是讓孩子在家里玩。即使約了小朋友一起玩,不是去他家就是在你家,還是以室內游戲為主。這樣,孩子都在近距離用眼,眼睛的負擔很重。
原因之4.燈光強弱不當
“燈光夠不夠亮?我擔心燈光太暗了會影響孩子的視力。”我們一般都這么想。實際上,眼科專家認為,現(xiàn)在孩子看書、寫字的燈光不是太暗,而是太亮了!過強的光線會使孩子的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勞。孩子需要的是柔和的光,而且要保證光線來自于孩子的左前方。所以,晚上孩子看書、寫字時,可選擇能調節(jié)明暗度的燈,將亮度調到柔和為準。
原因之5.圖書紙張、印刷太“講究”
越來越精美的印刷、越來越講究的紙張,使童書越來越具觀賞性了。不過,這些精美的圖書也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眼睛呢。銅版紙反光太強,晚上感覺尤其明顯,直晃眼睛。這種晃眼的光醫(yī)學上叫眩光,它使得你要看的東西更不清楚,眼睛更容易疲勞。
孩子出生后,視力發(fā)育還沒有成熟,要一直發(fā)育到5 歲才接近成人水平。所以幼小的孩子不能看太細小、不清晰的東西。字大一些,畫面簡單一些,對比明顯一些,對孩子來說才是適合的,這樣孩子的眼睛不容易疲勞。如果經常看細小的東西,或者顏色對比不清晰,睫狀肌、晶狀體工作量就會加大。晶狀體是受睫狀肌支配的,睫狀肌有張有弛,它的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松弛不下來,它就會痙攣,形成假性近視。
原因之6.配眼鏡太隨意
給睫狀肌散瞳驗光是讓孩子眼睛的睫狀肌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查出孩子視力不好的原因,到底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是遠視還是散光。常規(guī)的散瞳驗光需要一周時間才能恢復自由閱讀。性急的家長往往會選擇快速散瞳劑。但快速散瞳時,孩子的睫狀肌只是處于不充分麻痹狀態(tài),并不是完全放松,這時候得出的檢查結果并不準確,有可能會給孩子配了比實際度數(shù)要高的近視眼鏡。這樣,孩子的近視就會向更深的度數(shù)發(fā)展。
眼科專家曾用雛雞做過實驗。在雛雞剛孵化出來時,就將它的一只眼“戴”上1000 度的近視鏡。過了一段時間,這只眼睛就真成了高度近視。因為雛雞眼球的球壁很軟,眼睛要適應通過眼鏡進入眼睛的光線,眼球就得隨之改變,越變越長,真成近視了。成長中的孩子的眼睛也一樣。有的孩子本來是假性近視,進行功能訓練就可以恢復正常,但家長卻不經過散瞳就直接去眼鏡店給他配副眼鏡戴上,這樣一來,他的眼睛就要做自我調整,去適應通過眼鏡進入眼球的光線。在長期的適應過程中眼球慢慢發(fā)生變化,就會變成真性近視,或使近視進展加速。
原因之7.近視眼鏡度數(shù)太高
你希望孩子配眼睛后視力能達到多少? 1.5 ? 1.2 ? 很多家長和孩子都這么要求。是啊,配完眼鏡才看到0.8、1.0,那怎么行?不過,有經驗的大夫還真不會給你的孩子這么配。他會先問問孩子上課坐在什么位置,如果坐在第一、二排,矯正視力達到0.8 左右就行。即使坐在后排,配上眼鏡后能看到1.0就行了, 絕對不給配1.2 以上的。這樣,他的近視程度不會增高,或者增高得很慢。反之,如果一配眼鏡就要能看遠到1.2、1.5,并且用這副眼鏡看書寫字,他明年的眼鏡度數(shù)肯定要明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