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百寶箱:如何培養“合群”寶寶?
孩子不合群該如何糾正?
采用行為療法矯治孩子的不合群,常能收到滿意的效果,但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1、強化接受邀請的行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歡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偶爾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請,即使是很勉強的,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由接受邀請變為主動要求參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動時,要給予強化。這是不合群的孩子向合群轉化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2、強化邀請別人的行為
多為孩子提供交往鍛煉的機會,鼓勵他歡迎主動上門來玩的小朋友,并為孩子們提供交往的環境、游戲的場所和感興趣的玩具。父母一定要不厭其煩地、熱情地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接觸別的孩子。這種邀請別人的行為,一定要反復強化才會鞏固。
克服三種不正確的認識
在對待孩子的交際問題上,父母要努力克服這樣三種不正確的認識:
一是認為交際能力是天生的,無所謂培養不培養。其實,交際作為一種能力,是后天培養逐步形成的,培養的方法主要是實踐。
二是認為能說會道不算本事。與心靈手巧一樣,能說會道也是一種本事。有人對21世紀的人才定了這樣幾個標準:①能言善辯;②通文墨;③眼觀六路,耳聽八方;④會“小興”,即能即興抒發感情。這四個標準中竟有首尾兩個標準涉及到說,可見說在未來社會中的重要性。
三是認為交際要影響孩子的學習。失度的、與不良者交往確實會影響學習,但適度的、與志同道合者、與優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有助于促進學習,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際是一種思想、觀點和感情的碰撞,在頻繁的碰撞中,雙方往往可以獲得啟示,獲取靈感,以共同提高。
面對不合群的寶寶如何是好
本想讓寶寶和小伙伴一起開開心心地玩,可是寶寶卻不愿加入到玩耍著的小朋友們中間去,只想自己在旁邊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玩,或者是只粘著爸媽玩,爸媽感到很無奈,也有些擔心:寶寶是不是有點不合群?應該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盡相同的,寶寶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認可這種不同,其次,就要從各方面,包括爸媽自身、所處環境等來解決寶寶的不合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