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母乳到底再需吃多少配方奶
暫時性供給不足。2 周、6 周和3 個月左右的嬰兒體重增長相對較快,對乳汁需要量增多,但乳汁分泌在幾天后才能相應增加,造成暫時的供不應求。因此,當寶寶吃不到足夠的母乳時,要找原因,不要盲目給出“母乳不足”的結論。
乳汁不足,最客觀的指標有兩點:
一是寶寶尿少且濃,每天少于6 次;
二是每個月的體重增長不良,6 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月增長不足500 克。你可以基于以上兩點進行判斷。如果確實是母乳不足,則需要適當添加配方奶粉作為補充。
q2 怎么度過“暫時性哺乳期危機”?
我的寶寶現在3 個月,以前一直是純母乳喂養。可是這兩天我突然感覺自己的奶水少了,孩子也像沒吃飽似的,剛吃了半個小時就又鬧著要吃。請問,我的奶量是不是不夠了?要加配方奶嗎?
這應該屬于“暫時性哺乳期危機”。通常的表現是本來乳汁分泌充足的母親在產后2 周、6 周和3 個月時自覺奶水突然減少,乳房無奶脹感,喂奶后半小時左右孩子就哭著要吃,體重增加不明顯。
引起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嬰兒體重增加迅速需要量增多,母親過于疲勞和緊張,每天喂奶次數較少,每次吸吮時間不夠,母嬰中有一方生病及母親月經恢復等等。
為了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有以下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首先母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緊張和焦慮,保持放松和愉悅的心情。
適當增加哺乳次數,吸吮次數越多,乳汁分泌量就越多。
每次每側乳房至少吸吮10 分鐘以上,兩側乳房均應吸吮并排空,這既利于泌乳,又可讓嬰兒吸到含較高脂肪的后奶。
寶寶生病暫時不能吸吮時,應將奶擠出,用杯和湯匙喂寶寶;如果母親生病不能喂奶時,應按給嬰兒哺乳的頻率擠奶,保證病愈后繼續哺乳。
月經期只是一過性乳汁減少,經期中可每天多喂2次奶,經期過后乳汁量將恢復如前。